• 區(qū)劃代碼:140426000000
    地名由來:甲骨文中有“▉方”(康丁卜辭“伐羌▉▉方”),即黎方!渡袝罚骸拔鞑琛,即此。《左傳·宣公十五年》:晉荀林父滅潞,“立黎侯而還”。黎侯國故址在今山西黎城縣東北。今黎城縣因古黎侯國為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商周時(shí)為黎國。漢、三國、兩晉為潞縣地。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(450年)廢潞縣,置刈陵縣,縣治在今李莊鄉(xiāng)故縣村,這是黎城境內(nèi)立縣之始。隋開皇18年(598年),更名為黎城縣,此為黎城縣名之始,唐屬潞州,天祐二年(905年)改為黎亭縣,五代后唐復(fù)名黎城縣。宋屬河?xùn)|路潞州,天圣二年(1024年),遷縣城于原縣城東南4公里的白馬驛,即今縣城。熙寧五年(1072年)并入潞城,元祐元年(1086年)復(fù)置黎城縣,自此縣名歷代未改。金時(shí)屬河?xùn)|南路潞州。元屬晉寧路潞州。明朝前期屬冀南道潞州。嘉靖8年(1529年)升潞州為潞安府,黎城仍屬之。清屬冀寧道潞安府。1912年廢府,屬冀寧道。1930年廢道,直隸于山西省政府。1937年山西確定專署制,黎城隸屬于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,同年8月將靠近涉縣的偏城、宇莊等54村劃出,設(shè)立偏城縣。1943年10月31日,以橫嶺為界,將黎城分為黎城、黎北兩縣。黎北縣城設(shè)在今南委泉村。1945年11月5日復(fù)合為黎城縣。1949年后,屬長治專區(qū)。1954年改長治專區(qū)為晉東南專區(qū),黎城屬之。1958年9月10日,潞城縣的石梁、西流兩鄉(xiāng)和曹莊、安東、南馬莊、井峪、紅土坡5村劃入黎城,1961年11月1日復(fù)歸潞城。1971年晉東南專區(qū)改為晉東南地區(qū)。1979年,晉東南地區(qū)改為晉東南行署,黎城均屬之。1985年4月30日,晉東南行署撤銷,實(shí)行了市管縣體制,黎城屬長治市轄?h人民政府駐城關(guān)鎮(zhè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