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劃代碼:211322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《建平縣概況》:“建平縣古名惠州,俗名新邱。舊屬建昌(今凌源)及平泉兩縣轄境,設治后遂命名曰建平焉!保ㄖ袊孛Z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建平縣早在遼代稱“惠州”(因惠州鄉小八家有惠州城舊址)。清朝時此地叫新丘,后在清光緒二十九年(1903年)劃縣時,因舊屬建昌縣(今凌源縣)和平泉縣轄境,取建昌和平泉兩縣首字得名建平?h駐地在新丘。1954年7月遷至葉柏壽(小地名牛碌河)至今,仍沿用“建平”之名。從境內發現的“建平”人(楊樹嶺鄉南地村)骨化石證明,早在舊石器時代后期,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這里活動,聚族而居。周朝屬于山戎。春秋時屬東胡,后又屬燕。秦漢時屬遼西郡地。三國時屬鮮卑。晉時屬鮮卑段氏、宇文氏、慕容氏活動地帶。東晉十六國為前燕、前秦、后燕、北燕轄區。北魏、北齊時屬營州建德郡(今喀左縣)。隋代屬建德郡龍山縣(今喀左縣內)和柳城縣(今朝陽)。唐代屬營州柳城郡柳城縣。遼代屬中京大定府惠州。金代屬北京路大定府(今寧城)。元代屬北京路,領屬富庶、金原(今寧城)、惠和(今敖漢)、武平(今奈曼旗)。明代屬大寧衛,景太后屬諾音衛。清初為敖漢部牧地。乾隆三年(1738年),設塔子溝廳(今凌源),遂屬直隸省承德府塔子溝廳管轄地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塔子溝廳改制為建昌縣(今凌源縣)時屬建昌縣管轄。光緒二十九年(1903年)建立建平縣,歸朝陽府管轄,下設鄉,鄉以下自然村為排。1911年10月,中華民國成立,仍沿用建平縣。1913年改組縣衙為建平縣公署。1919年,縣轄五個區(即東區、西區、南區、北區、中區)。當時居民55765戶,人口344155人,隸屬熱河省公署。1930年縣下設五個區。1933年3月1日,熱河省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后,于3月16日設建平縣公署。1936年1月15日,全縣劃為6個區,107個村。1937年3月1日,將縣的北部敖漢三旗(原敖漢左、右、南旗)50個村劃出,設置新惠縣,余57個村同時劃為一街33個村。并將寧城縣所轄的西橋區9個村和喀喇沁右旗所轄的七家區4個村劃入建平。全縣共8個行政區。1938年7月1日,將七家區劃歸喀喇沁右旗管轄,同年9月1日全縣并為30個村,定為三級。1940年,建平縣并為喀喇沁右旗,旗址先設于建平,1941年遷至平莊。1945年8月14日,東北解放軍解放了建平,同年9月成立建平縣人民政府(駐地平莊),歸熱中行政公署管轄?h轄11個區。1946年1月10日,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轉移后,國民黨盤踞建平各地,設鄉、保、甲制。1946年9月為了堅持地區對敵斗爭,中共熱中地委決定,把建平縣劃為建西、建中和建平3個縣,把老哈河以東的黑水,建平、朱碌科、葉柏壽、奎德素、王子墳6個區劃為建平縣(駐地馬場、建平)。1947年6月,東北解放軍收復建平縣,恢復原縣、區、村建制;同年7月7日,根據冀察熱遼中央分局指示,熱遼行政公署決定設葉柏壽縣,轄8個區。建平縣轄9個區。1949年7月10日,經熱河省人民政府批準,撤銷葉柏壽縣,并將所轄的波羅赤區劃歸朝陽縣管轄;甘招、半拉燒鍋、羊角溝3個區劃歸喀左縣管轄;萬壽、沙海、公營子、深井4個區劃歸建平縣管轄。建平縣調整區劃后轄13個區,共234個行政村,54770戶,289428人,其中非農業人口19999人。建國后,1955年7月,熱河省撤銷后,建平縣劃歸遼寧省。1956年11月,屬遼寧省錦州專區管轄。1959年建立朝陽市,建平縣劃歸朝陽市管轄。1964年朝陽市撤銷后,建平縣隸屬朝陽地區專員公署管轄。1980年撤銷建平縣革命委員會,建立建平縣人民政府,1980年9月16日隸屬朝陽地區行政公署管轄。1984年撤銷朝陽地區行政公署,建朝陽市,建平縣改為隸屬朝陽市?h駐地葉柏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