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513434000000
    地名由來:1959年經(jīng)國務(wù)院批準(zhǔn),以“嶲”字生僻改名越西縣。據(jù)《漢書·地理志》載:元鼎六年(前111年)置越嶲郡,治邛都縣。故治在今西昌市東南!稘h書·地理志》注:“應(yīng)劭曰:故邛都國也,有嶲水,言越此水以章休盛也。”認(rèn)為“嶲”為水名,說漢越嶲水置此郡,故名“越嶲”,未免附會!短藉居钣洝肪80嶲州越嶲縣:“此地有越水、嶲水為名!闭J(rèn)為“越”和“嶲”為二水名,也有些牽強。據(jù)《后漢書·西南夷傳》:“邛都夷者,武帝所開以為邛都縣,無幾而地陷為《》澤,因名為邛池。南人以為邛河。后復(fù)反叛,元鼎六年(前111年),漢兵自越嶲水伐之,以為越嶲郡!闭J(rèn)為“越嶲”為水名,漢兵自越嶲水入定其地,因以名郡。今縣因越嶲郡為名!皫Q”與“西”音近,故又易名越西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越西遠(yuǎn)在4000年前即為九州之一梁州地域,秦屬“西南夷地”西漢元鼎六年(前111年)置闌縣,屬越嶲郡。北周天合三年(568年)置邛部縣屬邛部郡,唐初置嶲州。咸通后屬南詔國。宋國為大理國地。元置邛部州,屬建昌路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置越嶲衛(wèi)軍民指揮使司;屬四川行都指揮使司。這時,西昌和越嶲在行政區(qū)劃上才正式分開,并被沿襲下來。清雍正六年(1728年)改衛(wèi)為廳,屬寧遠(yuǎn)府。1913年廢廳為越嶲縣,以古越嶲郡“越嶲”二字為名。1914年屬建昌道。1935年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曾建縣革合委員會,同年屬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(qū)。1939年改為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(qū)。同時彝族聚居區(qū)推行“特別政治指導(dǎo)區(qū)”制度。1950年3月27日后,屬西康省西昌專區(qū)。1951年縣北兩個區(qū)分別劃歸石棉、漢源縣。1952年析縣東南部置普雄縣。1955年西康省撤銷屬四川省。1956年劃歸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。同時析縣東北部置甘洛縣。1959年經(jīng)國務(wù)院批準(zhǔn),以“嶲”字生僻改名越西縣。1960年普雄縣省入。政區(qū)基本固定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