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劃代碼:623026000000
    地名由來:“碌曲”系藏語音譯,意為洮水(碌:本意是小龍、水蛇),因地處西傾山以東、洮水之源而得名!奥登睘椴卣Z“洮河”之意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“碌曲”系藏語音譯,意為洮水(碌:本意是小龍、水蛇),因地處西傾山以東、洮水之源而得名。早在新石器時代,羌族先民就生息繁衍于洮水谷地和白龍江一帶。漢初,羌留河所部曾游牧于此。三國鼎立之際,洮源羌地,歸屬于魏。北魏時,洮源之地為吐保渾占據。隋大業元年(605年),平定吐谷渾,復置四郡,洮源歸臨洮郡下轄。唐初,嘗置的滄州(州址在今西倉鄉境內),其州東、西、北三面并枕洮水,管理洮源地區。不久,州裁,轄地并入水洮州(治所在臨潭)。安史之亂后,洮州諸地棄之不守,盡沒于吐蕃。北宋時,廝羅興起于河湟,洮源之地歸其所屬。南宋偏安后,洮源一帶成為脫思麻人的游牧之地。蒙元一統后,洮水之源又成為吐蕃等處宣慰司的轄地。明代統歸洮州衛管轄。清代,江馬強采,中翁以西之洮源,為和碩特蒙古部占有,以東之洮源地區,歸屬洮州廳管轄。乾隆十三年(1748年),改洮州衛為洮州廳,屬甘肅省鞏昌府。1913年,劃甘肅省為七道政區時,改廳為縣,從此洮源大部分地區劃歸臨潭縣管轄。1949年前,境內藏族為雙岔郭哇(頭人)所屬部落、西倉洪布(土官)所屬部落、唐龍郭哇所屬部落、郎木寺院所屬牧區四大部分。1952年臨潭縣劃分區、鄉時,將洮源之地劃歸其縣。是年6月,成立了洮源、歐拉兩個行政工作委員會。1955年6月,成立碌曲縣人民委員會,縣址設在西倉鄉加科村。1959年初,碌曲、瑪曲兩縣及夏河縣的科才、牙利吉、阿木去乎、下巴溝、麥西合并為洮江縣,縣址設在措寧(尕海湖陽岸)。1962年,洮江縣復分為碌曲、瑪曲兩個縣,碌曲縣址設在瑪艾橋頭以下修龍溝口一帶,即今縣址所在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