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劃代碼:542123000000
    地名由來:因該地曾有貢喇嘛居此修行,遂有此名;蛑^貢覺系部落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西藏噶廈政府時期,貢覺分為貢覺宗和三巖宗,屬昌都28宗之列。貢覺宗駐曲卡村,以“定本”分治,轄9個本,即:阿卡本、阿納本、其美本、孜榮本、麥博本、幫達本、孔薩本(含江達縣巴納牧場)、巴拉本。三巖原名為“熱凱”,1919年藏政府更其名為“三巖”,沿用至今。原三巖宗駐地雄松村,以“帕祖”(指父系)頭人行使管轄權。因“帕祖”之別,區域轄權錯綜復雜,有的村有幾個“帕祖”,有些“帕祖”可轄幾十里甚至上百里,F在三巖所包括的木協、雄松、敏都、沙東、羅麥、克日六鄉中,即有原三巖宗所轄61個“帕祖”中的51個。1951年6月,貢覺、三巖兩宗,曾先后設立了軍事代表處、臨時和正式宗黨委、宗政府、宗人民解放委員會。1956年9月,劃歸江達中心縣委領導。宗的建制一直沿用到1959年3月,兩宗駐地末變。1959年4月,國務院命令撤銷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及所屬的宗解委會。5月,西藏工委決定將貢覺宗、三巖宗合并建貢覺縣,成立了軍事管制委員會,同時組成中共貢覺縣委,駐地設在莫洛鄉的莫洛村。同年10月1日貢覺縣人民政府成立。經昌都地區批準,全縣行政區劃為4個區、20個鄉。1960年10月進行調整,增設為5個區、28個鄉。1962年2月再次調整,劃為7個區,鄉未變動。同年11月經自治區批準,全縣劃為8個區,43個鄉,261個村。1979年劃仁達鄉為仁達、阿洛兩個鄉,全縣共轄11個區44個鄉。1966年底縣駐地由莫洛村遷至卡沙村。